酒的相生相伴

2022-07-18

作者:

瀏覽量:


酒是曆史最長的加工飲品,在日常生活和宗教儀式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,希臘、羅馬、日本、印度等古代神話體係中都有“酒神”,我國曆史上酒的佳話和傳說更是比比皆是。在酒精作用下,飲酒者容易興奮並產生過激行為,出於社會治理的考慮,很多宗教和政府都曾要求禁酒,但屢禁不絕。2016年全球有31億15歲及以上年齡人口飲酒,占57%,這些飲酒者人均年消費酒精達6.4升,相當於一斤裝的50°烈性白酒26瓶或500毫升的酒精含量3.6%的啤酒355罐,差不多每兩周喝一瓶高度白酒或每天一聽易拉罐。

 

(東晉“曲水流觴”飲酒圖)
酒伴隨著人類一起發展
 

源於自然界天然成酒

人類飲酒的曆史相當長,甚至伴隨著人類的出現。人們發現,靈長類動物普遍喜歡飲用自然發酵產生的酒精甚至會成癮。雖然沒有直接證據,但很容易推測,在農業社會以前的采摘時代,原始人類應該會想辦法把未食用的野生瓜果留存下來,成熟瓜果中的糖分極易發酵為酒精,同時摻雜了糖分和各種風味物質,味道香甜沁人脾胃,必然會令物質匱乏的原始人類甘之如飴,產生迷戀,通過長期的摸索,去除雜菌保護發酵過程,便逐漸形成原始的釀酒方法。

 

釀酒和飲酒曆史悠久

在考古學上,釀酒可追溯到至少一萬多年前新石器時代的美索不達米亞,當然早期的釀酒應該是發酵法。

酒精的用途很多,除了醫療,還具有放鬆消乏、產生快感、縱情娛樂等作用。在物質匱乏的上古時期,酒是珍貴的奢侈品,從日常生活到群體生活及宗教儀式,酒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。

從大量的文物中可以看到,在幾千年前的中東至地中海區域,釀酒技術和飲酒文化已經非常發達。

 

(古希臘有關調製葡萄酒的繪畫)

酒神存在於諸多民族

在古代希臘、羅馬、日本、印度的神話體係中都有“酒神”,並且身份很高,受到普遍敬拜。

希臘神話中酒神狄俄尼索斯是宙斯的兒子,擁有不死之身,他不僅握有葡萄酒醉人的力量,還布施歡樂與慈愛,推動了古代社會的文明並確立了法則,護佑著希臘的農業與戲劇文化。據亞裏士多德《詩學》中的記載,希臘悲劇即起源於祭奠狄俄尼索斯的慶典表演。

 

(古希臘希臘傳說,酒神狄俄尼索斯給人們帶來歡樂)

中國酒的曆史延綿不絕

 
飲酒是中國古代的重要禮儀

飲酒在中國上古時代的社會禮儀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,或許是酒精的麻醉作用讓古人誤以為此物可以通神。

從考古研究中各種瓷器、鐵器、青銅器甚至更早的陶器可以看出,大量的器型都與飲酒有關,包含盛酒器、飲酒器、溫酒器、貯酒器、量酒器,更詳細地分為尊、壺、區、厄、皿、鑒、斛、觥、甕、瓿、彝、觚、觶、角、爵、杯、舟等等,紛繁複雜,不同的場合、不同地位等級的人,都有特定的器型。

 

(中國古代各種飲酒器具)

通過其他方式,比如文字,也可以印證中國古代“酒文化”的份量。

中國古代酒又被稱為“醴”。豊是“禮”的本字,表示用玉石珍寶敬拜祖先神靈;酉即“酒”,醴表示用美酒祭拜祖先神靈。早期的醴多用水果製作,是一種甜度高、酒精濃度低的飲料酒,日本“醴”一字從古至今皆是甜酒的專稱,其他酒類都不能稱為醴。

 

(豊字本意為器皿中放著許多供品)

酒甚至關乎國家的興衰治理

相傳中國在大禹時期就開始釀酒,《戰國策》中說:昔者,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,進之禹,禹欽而甘之,遂疏儀狄,絕旨酒,曰:“後世必有以酒亡其國者”。意思是說大禹的妃子(也有說法是女兒)命令儀狄釀酒,獻給大禹品嚐,大禹覺得味道非常好,卻因此疏遠儀狄,戒絕美酒,並預言後世必有人因酗酒而丟掉國家社稷。

 

(儀狄造酒的傳說)

傳說中的大禹不僅聖賢帝王,還是一個預言家,他的後代桀、商朝的紂都如他所言“亡於酒”,酒與美女一樣都成了亡國的罪魁禍首。無法抑製的成癮性,讓酒日漸盛行,與酒有關的佳話軼事也層出不窮、長久流傳。

更為後人讚頌的曆時最長的周朝,就專門設有負責釀酒的酒官。《周禮•酒正篇》中記載“酒正掌酒之政令,以式法授酒材”,簡單說“五齊三酒”就是釀酒方法和司酒禮儀,相當於國家的司儀官和釀酒的總工。

關於酒的佳話軼事層出不窮

在酒精的作用下,人的一部分神經會受到抑製,另一部分神經更加興奮,甚至產生一定的幻覺,容易出現過激行為和高漲的情緒。可以說,很多人的文學創作源於酒後興奮。

漢高祖劉邦借酒勁所詠的《大風歌》流傳至今,詩人李白《將進酒》豪爽大氣為世人景仰,書法家張旭則是“每醉後,號呼狂走,索筆揮灑,變化無窮,若有神助”。就連穩重的杜甫也喜歡喝酒,時常酒後“聊發少年狂”,一次酒後衝撞了脾氣暴躁的劍南節度使嚴武,險遭殺身之禍,要不是當時嚴武的帽子被簾子鉤住,給了嚴母出麵阻止的時間,杜甫可能就不幸遇難,美女黄色网址也就讀不到“不盡長江滾滾來”和“月湧大江流”這樣的名句了。

 

(李白名篇《將進酒》詩畫)

宋代相對開明自由,並為了增財政收入而鼓勵飲酒,所以飲酒之風極盛。司馬光甚至在家訓《訓儉示康》中要求宴請賓客敬酒“最多不過七巡”。

曆朝政府往往對飲酒和相關的儀式有明文規定,明太祖建立“鄉飲酒禮”教化機製,滿清入關後鄉飲酒禮一度中斷,順治時期又重新舉行。

飲酒對於上層階層來說,也意味著禮樂,但對於普通大眾來說,更多的是社交和勞累困頓時的慰藉,“一壺濁酒喜相逢”“我有一壺酒,足以慰風塵”等詩句既是真實寫照。

著名作家莫言原著、張藝謀導演的電影《紅高粱》中的“酒神曲”,以豪放甚至粗野的風格,表達了情與義、生與死的情感,在改革開放初期給人們帶來了視覺和心理上的強烈衝擊,令人久久難忘。

人均年消費酒精超過6升

 

因為酒的生理作用,容易引發深藏於內心的情緒,出現過激行為和暴力事件,影響家庭和社會的穩定,並且釀酒消耗大量的糧食和水果,對食材的利用率低,有些宗教認為“酒是罪惡的根源”嚴格禁酒,政府也常常會發布禁止釀造和銷售酒類的法令。

但酒可禁而不可絕,強製禁酒必然引發地下高價交易、走私等問題,多次證明強行壓製的弊大於利,反而導致社會治理成本更高。美國在1920年就曾頒布《沃爾斯特法令》,禁止釀造和發售酒類,俗稱“禁酒令”,但沒有堅持太久便被廢止。

 

(酒是人類共同的“愛好”)

人對酒的青睞延續至今,並且有愈烈之勢。據世界衛生組織(WHO)統計,2016年全球有31億15歲以上年齡飲酒,占世界總人口的57%,其中23億人為經常性飲酒者,男性超過女性。以純酒精計量全球人均年消費量仍處於增長狀態,2016年15歲以上飲酒者人均消費6.4升,較2010年增長了12.3%,其中歐洲人均消費量達9.8升。

 

按我國常用的體積酒精度計量法折算相當於一斤裝的50°烈性白酒26瓶或500毫升的酒精含量3.6%的啤酒355罐,差不多每兩周喝一瓶高度白酒或每天一大聽易拉罐。

在別人眼裏算是“會喝酒”的我,當看到世衛組織的數據後,隻能瞪大眼睛,默默地說“Sorry,我拖了全世界酒民的後腿了!” 

 

 


關鍵詞:

美女黄色网址仁懷,美女内射软件白酒,美女黄色网址仁懷小醬酒,美女黄色网址仁懷紅金酒,美女黄色网址仁懷虎年生肖酒

網站地圖